三尺讲台、关乎未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6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深入阐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天津开放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内涵特征,全面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不移走尊师育师强师之路,为建设国内一流开放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胸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守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师生们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教育发展之基,教师成长之魂,只有心存国之大者,才能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洪流中不掉队、不走偏。开放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学,承担着服务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公平、兜底保障全民素质提高的重任,必须坚持开大姓党,持之以恒地以人民为中心,一心一意地扎根基层,用情用力办好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让每一名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教育发展成果,以全民素质的提升助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严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坚持不懈培养“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师资队伍
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是具有优秀道德、高尚情操、优良品行、崇高追求的群体。实践证明,有大德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大志、有大我的学生,才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开放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更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我们要持续用力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作为第一标准,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衡量标尺,以制度机制建设为重要支撑,以教育培训、入职宣誓、典型选树、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公益支教、志愿服务等为有益载体,形成重德养德、争创师德楷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提升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持续用力构建符合开放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学习需求,采用最适合、最恰当的教育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其全面成长。开放大学开展的是面向全民,有教无类的教育,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育人模式的特殊性。我们要突出开放育人、协同育人、融合育人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三个三”的育人模式,即“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并进、“大学、平台、体系”三位一体、“产、教、城”三域融合,推动个性化地学、差异化地教、科学化地评,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持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问之师。勤勉的工作态度、积极的求学精神、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水平应该是其基本素质。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需要不断拓宽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技能,才能更好履行育人责任。开放大学开展的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远程教育,教师更要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和技术手段的新变化,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场景,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引导教师发挥好数字化平台、资源以及传播手段的功能优势,汇聚海量、优质、易学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积极探索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开放教育,以数字化赋能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人才培养全过程,让课堂更灵动、教学更有趣、获知更快捷,学校更有活力。
永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坚定不移把“以学习者为中心”落到实处
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做一名好教师,就要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追求,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投入到每一名学生身上,投入到每个细微之处。开放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机会比较少,这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精力,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上的融合。我们要切实树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优质、完善的学习服务体系,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营造趣学、乐学、善学的良好环境。同时,坚持网上云课堂与实践大课堂紧密结合,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下学习和文化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把老师的关心、关爱更多途径传递给学生。
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积极主动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新时代的人民教师需要涵养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怀,传承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深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贡献。开放大学职能定位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国际交流的平台。我们要树立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统一、开放、共享的优势,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拓展与国外开放大学、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交流渠道,推动学术交流、项目合作、资源共享、文化互鉴。要积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教育分工,利用海外学习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对外教育培训,为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能。